仁寿宫。
偌大的宫殿许久没有人居住,太后一回来,整座宫殿又忙碌了起来,里里外外都能看见宫人整顿不停。
“皇帝真是要反了哀家,也知道提前为哀家把这宫里收拾齐整。”
温太后看着熟悉的寝宫,感慨之余,脸上全是抱怨之色,“真是处处不如谢熹。”
“陛下本就不比先帝心思细腻,您也知道。”
温如秋挥退众人,陪太后坐下,体贴地给太后倒了一杯茶,又亲自给太后按摩起腿脚。
太后不言,微微闭起双目,身子往贵妃榻的靠背上倚了倚。
温如秋仔细观察太后神色,安静了一会儿,又轻声道:“刚才在宫门口见了鸾贵妃,还当真就如旁人所说,陛下对她很是看重。”
太后眼睛微睁,想到何鸾穿得那一身衣裳,脸色也有些不好看:“不过是个起国送来的联姻公主,不足为惧。”
温如秋抿了抿唇,语气低落:“可便是因为陛下宠着她,她都未曾将我这个皇嫂放在眼里。”
太后眸子一沉。
是啊,也就仗着皇上宠她。
“鸾贵妃招摇,皇帝也不听话。”
末了,太后突然说了一句。
温如秋不喜何鸾,太后又何尝喜欢当今皇帝?
当年先太帝去世,未留遗诏,谢熹与谢厉同为嫡子,她之所以会推举谢熹登上大宝,便是因着谢熹性子温和宽厚,耳根子软,她好把握。
可谁知道,谢熹登基不过短短六载,就突然暴毙而亡。
世人皆知,先帝是染了恶疾离世,她为先帝嫡母,因痛失长子伤心太过,故而决意前往四明山为先帝礼佛。
但事情的真相,又怎会如此简单?便只有她与皇后温如秋心知肚明,当时的情况,是她们不得不走。
谢厉手段雷霆,若非她们当年找到借口前去四明山,想必早就被谢厉发现了当年谢熹病亡的内幕真相。
思及此,温太后脸色更是难看。
温如秋与太后想到一处,端庄沉静的面庞上竟是隐隐有些扭曲,“当年我们分明已经算好了一切,谢厉远在睢州带兵,只差一步就能……”
太后眼神又是一深,是啊。
她们当年算好了一切,才敢让谢熹“暴毙”,欲扶谢熹膝下唯一血脉,不过将满十岁的小儿上位。
可谁知道,事到临头竟然被谢厉给提前收到风声,赶回了晋京。
当时的情况若是她们不走,怕现在早就没有了她们二人的容身之地!
良久,太后深吸一口气,缓声道:“谢厉从小就心思沉,他与谢熹兄弟情深,当年的确是我们棋差一招。”
这两年间,在四明山上,温太后说得最多的一直都是这句话。温如秋自然也明白输了就是输了,只不过,在对当年的事情上,她还是忍不住会想更多。
两年多前,她与太后的谋划可以说是万无一失,远在睢州打仗的谢厉怎么就能提前赶回晋京,到底是谁偷偷走漏了风声?
温如秋这些年在山上清修,一直反复琢磨,却毫无头绪,根本找不到能走漏风声的对象。
难不成还真是兄弟情深,谢厉远在千里之外便心有感应?
温如秋自然不相信。
她心底甚至隐隐有一个不愿面对的猜测,莫不是当年谢熹已经察觉到了她与太后的计划与用意,才提前给谢厉通风报信,谢厉才能这么快赶回来?
一旦升起这种猜测,温如秋身上顿时起了一层冷汗,并将这个猜测告诉了太后。
太后不以为然,看着温如秋,轻轻拍着她的手安慰说,“熹儿这辈子最喜欢信任的便是你,他又怎么会怀疑你?莫要胡思乱想了。”
温如秋拧了拧眉,仍旧心神不宁的。
只是猜测归猜测,她也拿不出任何谢熹发现她们谋划的证据。
温如秋唯一能靠的,也就只有她的直觉。
或许在她给谢熹连续下药,设计他与身份卑贱的婢子发生关系,好让谢熹在事后对她越发愧疚,为她遣散后宫后,谢熹就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吧?
正想着,太后之前留在宫中的眼线就前来汇报近来宫中发生的事情了。
也是这时候,温如秋与太后才知道,前段时间谢厉竟只因一个极为荒谬的赌约,便杀了十几个前朝大臣。
太后眉心一跳,看到眼线递上的被斩杀的大臣名单,身形一晃,眼前发黑。
这名单上的十多个人,竟各个皆是温家党羽!
那些人不是与温家有姻亲,就是已经被温家收拢的,竟没有丝毫缘由,全部被谢厉给杀了?
只因为一个荒谬的赌约?
温如秋也瞪大了眼,气到面白如纸,浑身发抖。
太后毕竟比温如秋经历的更多,失态了一时半会儿,便猛地回过神来,咬牙切齿道:“他这是知道哀家要回来,专做了这个下马威给哀家看的!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志怪书屋【zhiguaishu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我不做炮灰了[穿书]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