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入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志怪书屋zhiguai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春花仍然一脸茫然地说:“我签了十年工呢。”
淑娘皱眉,想起这时代仆从好似都是自由身,便改口许诺:“那便等你满了工,出嫁时给你添个厚礼。”
春花道了谢才悄悄地问:“娘子真要把嫁田给娘家?”
淑娘知道自己跟老爹说话时春花就在门口,必然被她听见,便不惊讶她有此问:“前些日子我与郎君已然商议好了。郎君家里田地众多,又都在一处,王大王二两个人照管着倒也现成。如今我这嫁田离了几十里地,又只有十亩,一年出息几贯钱,难不成为了这十亩地再多雇一个人忙收成?也不过是把出息全都填进去。”
想了想又补充几句:“你也知我哥哥是过继来的,吴家也有些远支在乡下种地的,一处照管着方便许多。况且郎君家里也不是等我这点儿嫁田吃饭的。”
春花虽然听得似懂非懂,却明白淑娘已经跟小官人说定了这件事,便点了点头,又拿了自己针线与淑娘一处做活闲聊。
因中秋节庆,书院放假三日,施家蒙学堂亦休息三天。
十四这天,施禹水又说约了同窗便出门会友。
淑娘忽然想着要做点儿月饼明天好吃,谁知高氏丝毫不提此事。淑娘不由疑惑莫非月饼还未出现吗?仔细搜索记忆,果真从未有过“月饼”一词。中秋时节虽有一种小而圆内有馅的饼,却并不叫做月饼,而是叫“小饼”,也叫“月团”,且需要专门的炉子烤制,原是宫中流传出来的。
淑娘免不了埋怨穿越泰祖怎么不弄出来月饼这东西来。因自家不便做,便教春花去街上买。买来之后看时,也似月饼的模样,掰开来可见酥、糖等馅料。
晚上施禹水回来,却提着一盏精致的荷花灯来送给娘子,又说要带娘子去城外放灯。春花年幼贪玩也要跟着,最终便三人一起出门到大街上来。
街上行人倒不如想象中的多,大都向城外去。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两盏灯笼,有的是大红色纱灯,有的是六角纸灯,有的是红花绿叶荷花灯,还有的是仿制宫灯,几人边走边看。
淑娘虽有前身记忆,奈何前身也没有出门看过花灯,因此看得开心。施禹水一路介绍,又道中秋时节灯笼少,花样也少,若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花灯才是一绝。春花也常插话某家的灯笼次次翻新;某家的灯笼次次都一样从来不换;某家的灯笼上次是在别家门前挂着等语。
淑娘边听边看,走至一家门前时一时不留心脚步,却踩了前面的人,那人顿时便要转身怒骂。
施禹水眼见不妙,立刻拉开娘子挡在前面。待来人转过身来,只见一介书生打扮的施禹水以及身后一个头戴面纱、一个做使女打扮的两女。
淑娘春花见这人满脸横肉,一脸凶相,顿时不敢出声,一任施禹水在前理论。他便把最前头的施禹水当做踩了自己的人,开口喝道:“你这汉子好不懂事,做甚来踩爷爷的脚?”
施禹水急忙分说看花了眼不留心,请壮士莫怪。那人却一把揪住他衣服挥拳要打。
正当此时,这家门开了,门口处走出来一个中年人,看见眼前情形,大喝“住手”。
那蛮汉一见这人的面便松了手,垂首而立。
淑娘偷偷去看门首,见挂着书着“李府”的黑漆金字牌匾。
中年人厉声道:“三郎你这蛮性子何时才能收敛?”
又对施禹水道歉:“施大郎受惊了,莫怪莫怪。此人乃是家中同乡的随身仆从,一向性子冲动,还请施大郎原谅则个。”
施禹水连称不敢,道自家不留心踩了壮士,壮士莫怪才是真。
那壮汉听中年人唤施禹水做“施大郎”,忍不住抬眼仔细看了看,又低头嘀咕:“也叫史大郎,跟大郎长的倒真像。”
中年人听见他嘀咕,不免细看施禹水,果真相象,便笑着邀请他到家中稍坐压惊。
施禹水回身问娘子意见,见淑娘略略点头,才应了中年人之情,随他一起进了家门。
几人在正堂落座,中年人自称李成,先父李廌,祖籍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。李成介绍这壮汉名唤张三,乃同乡史晋的伴当,又喝令张三去请史晋前来相会。那张三果真一脸兴奋地冲出去了。
李成又向施禹水道歉,随即请自家娘子出来接待淑娘主仆二人到后堂吃茶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