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入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志怪书屋zhiguai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几人商议定了便散了,施禹水倒记得先吩咐了王大去找个竹匠给新房里做隔断才上学去了。因想着做戏做全套,淑娘便跟着高氏到正房,低声跟高氏说起祈福之事。
高氏问:“城西慈姑庵向来有很多人烧香供奉,庵里的素斋亦大有盛名。只这供奉名头怎么办?”
淑娘低头思索一番就有了对策:“不若以求子之名?儿媳拜菩萨时只在心里给禹哥祈福就是。外人再不能得知的。”
高氏考虑良久才应了。
婆媳两个便带了春花一起采买了香烛,来到慈姑庵。庵主问了打算,指定赵尼姑招待,自家仍旧打坐念经去了。
赵尼姑是前两年从邻县祥慈庵分派来的,很是热心的对淑娘说道白衣菩萨求子最灵验,请淑娘婆媳到自己居所拜白衣菩萨,两人本意不在求子,奈何赵尼姑实在热心不好推却,只得跟了去。
这赵尼姑虽只来了两年,却一人独占三间庵房,正堂安置着白衣菩萨塑像,东次间赵尼姑日常起居,西次间留宿客人。房外种有一小片竹林,环境清雅。
婆媳两个正堂蒲团上跪拜默祷。淑娘双手合十,一副虔诚样,闭目暗道:“请你不要太怪我,我也是不得已。我虽打你的名号行自己方便,但也诚心祝愿你能早日投个好胎。”
一时参拜完毕到西次间吃茶,赵尼姑捧来一盘点心,因做的小巧玲珑,两人尝了些,都道味道好。不免又多添了些香油钱。午饭乃是小尼姑拿来的素斋,一试果然盛名不虚。春花叽叽喳喳的说道要问问如何做,自家在家里也可做来尝尝。
此后淑娘常来庵里拜菩萨,均是赵尼姑接待,高氏有时一起来,有时不来。此乃后话。
从庵里回家后,高氏对淑娘道:“淑姐儿,新房不宜空置。我知你委屈,事已至此亦无可奈何了。”
淑娘忙笑着附和:“我知道娘疼我。”
她却打蛇随棍上,不再喊婆婆了。晚间果然又与施禹水同房,淑娘转身背对不肯与他说话。
施禹水敬重娇妻,又心知两人已有夫妻之实,娘子不过一时难以回转而已,自家便打叠起百般精神劝说。一连数日,终于哄得淑娘渐渐回转,虽打着守孝名义不肯亲近,却能说上话了。
七月初一正是两人婚后第九天,此间风俗九日内接女回家,唤“洗头”。吴柳派了吴沐来接淑娘回家,施禹水不好再告假,只得教春花紧跟娘子。
吴家小院里,除过吴柳吴沐,吴松蒋氏亦在。原来吴柳因过继了三哥三嫂的儿子,自觉亲眷更近一层,今次接女儿回家,事先便请了两人来做客。淑娘拜见了父兄及堂伯伯母,几人就座。便由蒋氏问起淑娘在婆家如何。
淑娘点头道不错,婆婆待自己如亲女,公公镇日忙着学堂授课,祖父年迈不管事,多在后院读书罢了,却只字不提丈夫。几人不留意,只当淑娘面薄不好提起,便不再问。淑娘又问起吴家分家之事。
蒋氏道:“自是三房平分了的。”
吴柳亦不知详情,便问三哥。
吴松道:“酒店只得一家,定了三房各占三成利,单留出一成供奉祖先。大哥居长,二进的正房厢房全部分予大哥,后院正房、耳房、东厢分给二哥,西厢房外加另置的那个小独院都给我这一房。酒楼在官府挂名是大哥,各房在酒店做工的都列了名字开工钱。”
蒋氏插言:“二进的正房、耳房、东西厢房有十几间呢。”
吴柳知独院与自家一般格局,房小屋少,三哥家有两子,长子亦有三子,得了八间屋,二哥两子三孙也得了八间,大哥家只有两子两孙却占了十一间屋子,三嫂不满也是人之常情,只是自家不好插言。
淑娘见不好接话,就将自己思考好几天的事情问出来:“爹,哥哥以后只靠着纸笔店,能够吗?爹你是书生,又早有才名,总有一般书生会慕名而来。以后哥哥接了店,可想过有什么吸引得书生的?每年才有十几个小孩子上学,那《看图识字》又不是高深书籍大家珍藏。”
蒋氏先就急了:“澡哥儿,不然你还回来酒店里做工能领一份工钱?”
吴沐却是她洗澡时滑了一跤早产的,小名澡儿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